MPA名家讲堂丨山东大学王佃利: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创新

发布时间:2023/11/17 11:04撰稿:浏览

(通讯员:张禹、付冷冷)11月16日上午,MPA中心名家讲堂第19期成功举行。山东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佃利教授做客MPA“地方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课堂,做了题为“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创新”的专场学术报告。本次报告由公共管理与法学部部长、MPA中心主任张红凤教授主持,《地方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主讲教师付冷冷副教授做总结发言,2022级学员参加了此次活动。

张红凤对王佃利教授做客“地方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课堂表示诚挚的欢迎,介绍了王佃利老师的学术背景及研究成果,强调了嘉宾进课堂系列活动的重大意义。

王佃利教授首先以新时代的变化与挑战为切入点,认为中国当前呈现出三种突出的社会形态:城市社会、风险社会和信息社会。他结合当今城市发展现状,从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安全性、生态性、品质性四方面阐述了城市社区发展的新定位,并指出在基层治理工作中风险防范是始终存在的,要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

随后,他从中国社会治理政策变迁的视角深入阐述了社会治理要始终坚持以“人民城市”作为指导方针;以“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作为实现方式。王佃利教授进一步提出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需要创新”的观点,并从理论探究、政策设计、实践指南三方面展开论述。他从机制角度阐述了基层治理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从政治角度阐述了中央一系列政策设计,四部委意见中的八大方面、二十条举措可以作为基层治理工作的实践指南,系统地用“政治、法治、德治、智治、自治”五治融合和“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社会公益慈善资源”的五社联动归纳了党建引领下基层政府的治理模式,精准把握了基层治理的新定位和新目标。

最后王佃利教授认为理论应回归现实,立足政策学习,阐述了工作法引领的社区精细化治理,并深入分析了浙江的枫桥经验、上海的人民城市建设、青岛李沧的“三放两化”改革等基层治理实践,阐述了社区治理效能的提升路径。指出政策试点、政策学习是中国发展奇迹和基层治理创新的密码。

付冷冷老师结合王佃利教授的讲授,认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执政党如何发挥“元治理”的角色激活基层治理网络,如何平衡核心引领与多元共治之间的张力,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要议题。此次学术报告会,帮助同学们接触到最新的前沿研究,提升了同学们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阐释的能力,拓展了学生们的学术思维与视野。



(供稿审稿人:张红凤)

Baidu
map